去世前,他留下这部9.5分的一生杰作! 加载评论...
资讯  2024-05-31


1905电影网专稿 “在生命的这个阶段,我能做的就是每日全身心地演奏几首曲目,可能是由于过度劳累,拍摄完成后我感到力不从心,仅一个月左右,我的病情就恶化了。即便如此,我依然深感欣慰,因为我能够在离世之前,完成了一场令自己满意的演出。”在《致我挚爱的乐迷朋友》信的最后,坂本龙一这样写道。

他也把对音乐的热爱和乐迷的深情,都倾注到了这场“生命演出”之中,汇成纪录片《坂本龙一:杰作》,成为这位音乐大师留给世界最后的礼物。

影片由坂本龙一之子空音央执导,曾亮相2023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非竞赛单元并在今年北影节期间展映,收获了9.5分的超高评分。随着电影正式公映,也将有更多影迷、乐迷得以在大银幕与大师话别。

坂本龙一不仅是享誉世界的作曲家、音乐制作人,也与电影有着不解之缘。

他是演员、资深影迷,更是“天才配乐家”,曾为《战场上的快乐圣诞》《末代皇帝》《荒野猎人》等40多部电影创作配乐,荣获奥斯卡、金球奖、格莱美奖、英国电影学院奖等多项殊荣。

2023年3月28日,坂本龙一因癌症去世,全球电影人也纷纷发文悼念。周星驰写道:舍不得你离开。曾和他合作过的陈冲说:坂本龙一是难得的艺术家,他的创作激情一直燃烧到最后。北野武更是感伤地表示:《战场上的快乐圣诞》,只剩下我一个人了。

周星驰、北野武悼念坂本龙一

因他为中日交流做出的贡献,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曾致以哀悼:坂本先生热心中日人文交流,创作了不少包含中国元素的优秀音乐作品,他以实际行动为两国友好交流作出了贡献。

斯人已逝,乐音不绝。让我们跟随《坂本龙一:杰作》中的乐章,重拾那些“教授”与电影、与中国有关的记忆碎片。

与电影

41年前的《战场上的快乐圣诞》,是坂本龙一第一次出演电影,也是第一次为电影创作配乐。

这部由大岛渚执导的影史经典反战题材影片,一大特色就是聚集了大卫·鲍伊、坂本龙一和北野武三位看似“毫不相干”的跨界演员,并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。

在自传中,坂本龙一回忆起被偶像大岛渚邀约出演时的激动心情,但他并没有直接说“好”,而是提出“配乐也请让我来做。”没想到大岛渚一口答应。

就这样,毫无电影配乐经验的坂本龙一,听从制片人杰瑞米·托马斯的建议买了一盘《公民凯恩》开始“从零学习”,凭着感觉就写出了传世经典。

尤其是那首脍炙人口的《圣诞快乐,劳伦斯先生》,将印尼乐器木鱼、扬琴等东方乐器的感性与西方电子乐的缥缈相结合,东西音律之间的调和与冲突,带来清越空灵之感,穿过银幕给观众灵魂一击。

坂本龙一日后回忆这首名曲的创作过程,“我只用了30秒就想出了旋律,我当时坐在钢琴前,下意识地闭上眼睛,当睁开眼睛时,那段旋律和和弦就已浮现在了乐谱上。”

但他也谦虚地表示:“它作为音乐还不错,但作为电影配乐其实并没那么好,太高调了。甚至不需要画面就已经自成一体了。”

《战场上的快乐圣诞》开启了坂本龙一的影视配乐生涯。在之后的40年中,他参与了《末代皇帝》《遮蔽的天空》《情迷高跟鞋》《呼啸山庄》《东尼泷谷》《一命》等名片的配乐工作,并将无数大奖收入囊中。

2014年,坂本龙一确诊咽喉癌,在病中仍然坚持为亚利桑德罗·冈萨雷斯·伊纳里图的《荒野猎人》创作配乐,“我没法对伊纳里多说不,因为我太崇拜他了。”

不同于一般的电影配乐,他为《荒野猎人》创作的旋律返璞归真,用大篇幅的留白衬托出自然本身的乐音,凸显出荒野的寂寥与缥缈。

“电影里大自然远远凌驾于人类之上”,这也折射出坂本龙一彼时对自然和生命的思考。

2022年,是枝裕和邀请坂本龙一为新片《怪物》配乐,“如果他拒绝了我的邀请,这部电影将没有音乐。”

虽然当时的体力已不足以完成全片的创作,但坂本龙一依然为《怪物》写了两首乐曲,并表示所有发表的音乐都可以随意使用。这也成为他电影配乐的“遗作”。

影片片尾,坂本龙一在1999年创作的旧曲《水》与孩童从阴暗跑向光明的画面同时浮现。音乐与光影在那一刻达成了跨越时间的美妙共振,也为坂本龙一与电影的故事画上了最完满的句号

与中国

“5年后、10年后,中国一定会成为难以忽视的存在吧”在《skmt:坂本龙一是谁》一书中,坂本龙一曾经这样谈起中国。

而他与中国的缘分要回到38年前的《末代皇帝》。他以演员的身份随剧组来到中国,曾在北京、大连、长春三地暂住了近半年的时间。

谈到这段时光,对声音极度敏感的坂本龙一说印象最深的就是自行车的声音,那时中国社会洋溢的蓬勃活力非常吸引他。

坂本龙一 饰 甘粕正彦

抱着演员心态前来的坂本龙一,没想到导演贝托鲁奇突然要求他为溥仪登基大典创作音乐,并且3天后就要在拍摄现场播放,还用莫里康内刺激坂本龙一,“如果是他应该当场就能写出来。”

激将法果然有用,坂本龙一找来了一台旧满洲电影协会的走音钢琴,与中国当地乐团合作,在十分有限的条件下高质量地完成了登基曲的创作。

更没想到的是,杀青半年后,坂本龙一又接到了制片人的电话,正式邀请他为《末代皇帝》创作配乐。他用一天时间听完了20张中国音乐精选集,用两星期的时间完成了44首中国风与现代风格交织的配乐,直接累倒住进了医院。

坂本龙一在自传中写道,他非常喜欢邬君梅饰演的文绣,她那句台词“我再也受不了了”简直是自己的创作心声。而他为文绣出走谱写的激昂变奏曲也成为华彩段落。

功夫不负有心人,《末代皇帝》成为坂本龙一电影配乐的巅峰之作,将西洋管弦乐、中国风元素和德国表现主义风格完美融合,烘托出溥仪悲剧色彩的人生和无法抉择的命运,也让他实现了奥斯卡金像奖、金球奖、英国电影学院奖“大满贯”。

《末代皇帝》剧组(右二为坂本龙一)

作为资深影迷,坂本龙一对于中国电影也如数家珍。他喜欢贾樟柯、杨德昌、侯孝贤的作品,也评价陈凯歌和张艺谋的初期作品是“让外国人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非常好的途径”。

在癌症治疗期间,他尤其钟爱邵氏兄弟的功夫片,帮他缓解了病痛的折磨。

疫情期间,坂本龙一曾多次用音乐声援武汉,以线上演奏的形式为中国加油打气。

他工作室的吊钹上清晰地印着“中国武汉制造”字样。末了,他还用中文说了句:“大家,加油!”

作为反战主义者和环保主义者,崇尚自然、重视生态平衡的老子和道家思想对坂本龙一影响很大。他说自己的音乐是为因人类而灭绝的物种谱写的“安魂曲”。

福岛核事故发生后,他也选择用音乐安抚核事故的受灾民众,更坚定地反对日本政府对于核电站的种种举措,称排放核污水是“对整个地球的犯罪”。

直到生命的最后几个月,坂本龙一依然在坚持音乐和创作。

纪录片《坂本龙一:终曲》中,他曾这样说:“也许还能活二十年,也许能活十年,也可能只有一年,一颗心还是提着的。所以为了不留遗憾,我想创作出更多拿得出手的作品。”

艺术千秋,人生朝露,斯人已逝,乐音不绝。

《杰作》片尾,“教授”的身影逐渐隐去,但琴键依然跳动着奏出乐章,就像他的音乐之于后世,余音绕梁,回响不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