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岁丧父,32岁被离婚,70岁仍孑然一身,“悲情皇后”的一生,孤独而卓绝 加载评论...
资讯  2024-05-24

“爸爸死了。终于还是死了。

这就是结果。我终于知道结果是什么了。

父亲的死给我的不是悲伤,而是悟性。

生和死,它们的来与去,都由不得我们。

我们只好主宰生和死之间的那短短的一段时光。

活着,就活好它。"

图片

这是潘虹的一篇日记。

父亲去世那年,她只有10岁。

就在这一年,潘虹告别童年。

开启另一个人生里程。

之后的成长之路上,她获得4届金鸡奖、3届金凤凰奖、3届小百花奖,1届百花奖、华表奖、华鼎奖。

图片

她是首位登上世界著名杂志之一《时代周刊》的华人。

然而,潘虹的一生,清冷、卓绝、遗世独立。

图片

- 01 -

上世纪50年代,一个苏联专家,和一个上海女子相爱了。

令双方没想到的是,两人恋爱没多久,苏方撤资,专家全部撤回。

两个恋人从此远隔两地。

女子诞下女婴,寄养在母亲那里。

这个女婴,便是潘虹。

图片

潘虹的姥姥,是来自老上海大户人家的女性。

她的书房充满各类书籍。

这里,成了潘虹童年的避风港。

姥姥不仅给了潘虹缺失的母爱,还传授给她很多文学知识。

并教会潘虹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。

6岁那年,潘虹被接回母亲身边。

此时,潘虹已经有了继父,而且还添了两个妹妹。

相较于生母,继父反倒对潘虹有更多的关爱。

图片

继父是个热爱生活,喜欢写诗的人。

然而,那个特殊的年代,由于父亲的原因,让考外语学院的潘虹,政审没通过。

潘虹大哭大闹要跳楼自杀。

为了孩子的前途,继父忍痛和母亲离婚。

更加惨烈的是,父亲最终选择离开人世。

她在日记《十岁那年,我独自去给父亲收尸,他大半个耳朵已经被撕掉了》中,写到父亲的遗言:

“爸爸对不起你,你应该享受同别的孩子一样应该享受的东西。

不要怨恨任何人,要忍受,要学会做人……”

图片

更残酷的是,由于他们不让妈妈去给父亲收尸。

10岁的潘虹,硬是一个人捧着冰冷的骨灰盒。

在那年冬季,独自坐了3天3夜的火车。

从上海,将父亲送回哈尔滨老家。

这段经历读来不禁令人潸然泪下。

这之后,潘虹独立了一生,也要强了一生。

正如她在日记末尾中写道:

“我一直觉得人的一生其实就考虑两大问题,爱与恨,生与死。

其他的一切问题都是依附在这两大主题上的。

尤其是生和死,它们的来与去,都由不得我们。

我们只好主宰生和死之间的短短的一段时光。

活着,就活好它。”

图片

- 02 -

为了不给母亲添麻烦,潘虹一直以坚强、独立要求自己。

在照顾两个妹妹的同时,不允许自己有一丝懈怠。

就像风雨中的小草,风吹不折,雨打不烂。

19岁,中学毕业的潘虹在崇明岛下乡插队。

此时,她是一个饭堂打饭妹。

这天,上海戏剧学院来招生。

她的忧郁气质,以及特有的混血容貌,一下子吸引了招生老师。

图片

考取了上海戏剧学院的潘虹,更是抓住这次机会,将全部的精力用于学习之中。

凭借自身努力,在学校,她参演三部电影。

《青春》《欢腾的小凉河》《朝霞异彩》,在她毕后公映。

22岁这年,潘虹在成都峨眉山电影制片厂的影片《奴隶的女儿》担任主角。

25岁这年,潘虹主演电影《苦恼人的笑》,并受邀参加戛纳电影节的展映。

获得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影片奖、青年优秀创作奖。

从此开启了潘虹的时代。

然而,那个时代的电影,总带着些许的哀怨和遗憾。

潘虹在电影里,表现得沉静、坚定,还有淡淡的忧伤。

《苦恼人的笑》男主42岁,潘虹25岁;

图片

《透过云层的霞光》男主41岁,潘虹26岁;

图片

《漩涡里的歌》男主40岁,潘虹27岁;

图片

《人到中年》男主42岁,潘虹28岁;

图片

《寒夜》男主46岁,潘虹29岁。

图片

年轻美丽的潘虹和中年“大叔”们扮演夫妻,毫无违和感。

潘虹表演得情真意切,丝毫不输给这些男演员。

尽管他们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和表演经验。

而因她饰演的角色,大多为悲剧。

从此有了“悲情皇后”之称。

能有如此表现,除了潘虹本身过硬的演技外,还与她本身坚强、独立、沉静的性格有关。

图片

而潘虹唯一的丈夫,也是大了潘虹8岁。

尽管他们的婚姻只维持8年,而且由于工作忙碌,实际做夫妻的时间只有1年。

但这段时间也让潘虹时常怀念。

幼年丧父,加上潘虹过早独立。

让潘虹对年纪大的男性更有好感,也让年轻的潘虹显得愈加成熟和冷静。

而正是过于独立,让潘虹选择后来独自一人面对生活。

- 03 -

尽管后来的潘虹有过两次恋爱,但她仍然拒绝走向婚姻。

直到49岁这一年,无儿无女的她,皈依佛门。

图片

她曾写过一篇文章《孤独是一种很好的教养》,

里面写到:

一个人的孤独,最多是寂寞、失落,而两个人的孤独,却可能的是灾难。

我并不想唱高调,说我一个人过得很好,很充实,这太不真实,是自欺欺人。

我可以坦率地说:独身6年,那种孤独感是与日俱增的,无力排遣的。

我只是在努力适应它。

图片

作为人,哪一个不是赤条条来,又赤条条走呢?

生命的实质就是孤独的。

而纯粹的孤独,使人思考,叫人升华的孤独,实在难得。

就一个人而言,它是一种很好的教养,使人认识自己,坚强自己。

我会经常提醒自己,走出哀怨琐碎的孤独,而珍惜这样的孤独。”

潘虹有个不幸的童年,却有着独属于自己的辉煌。

此时,孤独似乎不再痛苦,更多的是智慧,它带给人更多的是坚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