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风流上位史”18年后,她再度翻红,网友:幸好我没有骂过她 加载评论...
资讯  2024-05-30

内娱出现了一种很新颖的人设:

内娱直播考研上岸第一人,张静初。

40多岁是女明星的尴尬期。

但对于张静初而言,转型不是去乘风破浪,不是去演妈妈辈,也不是直播卖货,而是考研当留子(网友对留学生的戏称)。

前段时间,全网到处流传着张静初直播写作业的切片。

一个人,一台电脑,一杯水,一坐就是12个小时起步。

学生党还没起床,她已经坐那写作业。

打工人都已经睡下,她还坐那写作业。

这学习的苦,她吃得非常具象——

从一开始的奋笔疾书充满斗志,到抓耳挠腮无从下笔......慢慢地阳气开始挥发,人渐渐破碎,眼神涣散灵魂出窍......学到最后面如死灰,周身散发着一种被知识打败的无奈......

学习嘛,哪有不疯的。女明星也不例外。

网友直呼照到镜子了,这精神状态绝对演不出来。

她的直播间不说话、不互动,主打一个沉浸式学习。

很多在上班上学的网友,卷不动的时候就打开她的直播间,蹭一个免费的明星陪读。

自此,张静初被戏称为“古希腊掌管学习的神”。

和那些留学只为镀金的明星不同,她是真的需要不停地肝作业、永远在赶deadline。

因为去年她考上了号称“美国最难考”的电影学院导演系。

而且考上还不算是完全上了岸,要拿到毕业证书也不容易。

用她的话来说就是,“只要能在AFI的第一年活下来,之后的职业生涯就没有什么熬不过去的。”

在遍地文盲的娱乐圈,43岁还在卷学历的张静初算得上一股清流。

明明事业已有所成,财富自由,这是何必呢?

这还得从演员期的张静初说起。

张静初这个名字,是十几年前娱乐圈桃色秘闻的常客之一。

有一个传播度很广的版本是:

“靠和多位大导的不正当关系上位,一度遭到导演太太团的封杀”。

2005年,初出茅庐的张静初,出演了顾长卫导演的电影《孔雀》。

该影片斩获了柏林电影节银熊奖,张静初也因此拿下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的最佳女主,一时声名鹊起,人称“小章子怡”。

文艺女神是她的标签,却不是她的限制。

后来张静初又演了许多复杂、边缘的角色:

《天水围的夜与雾》里长期遭受家暴的底层打工人;《门徒》里被丈夫利用赚钱的毒瘾女;《红河》中的心智障碍的懵懂少女……

运气加上天分,她的每一个角色都十分生动,备受行业认可。

同时她也努力,《门徒》拍摄时有一幕惨死的画面,真老鼠在身上爬来爬去,她也纹丝不动。

事业顺利的漂亮女性,总是更容易受到肮脏的非议。

一个没背景没名气的新人,有什么“特别的能力”接连得到大导的青睐,和名角搭戏呢?

张静初爬得越高,绯闻就越盛。

从和她的伯乐顾长卫导演剪不断理还乱的“孔雀情缘”,被原配蒋雯丽在片场当众掌掴。

到拍戏时发生意外,章家瑞导演开玩笑说“差点以为要养她一辈子”,被八卦媒体歪曲成张静初又攀上新枝。

到最后演变成“拍一个谈一个”,绯闻名单越来越长。

“导演收割机”“心机小三”成了张静初摘不掉的污点标签。流言和网暴的汹涌而至,名声和观众缘一落千丈。

她没能承受得住,选择急流勇退,自降拍片量,每年只接一两部戏。

而这个逃避的选行为也被大做文章,“是因为遭到了导演太太团的封杀”。

忍受了十几年的黄谣,无时无刻不在抑郁的边缘。

直到2020年,张静初决定对抗。

她起诉所有造谣的账号。

哪怕别人都说都过去这么久了没必要。哪怕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多少人在意。

但不给自己一个交代,这个坎或许就永远也过不去。

好在她胜诉了。

虽然不知道那个让她决定反抗的契机是什么,但能看得出来,

这些年来张静初最大的变化是,她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,掌舵自己的人生。

比如坚持吃素、锻炼、看书。

再比如现在43岁的她。

备考自己梦想的学校、上学、学习做导演。

站在演讲台上,将自己的故事从容道来,告诉我们“停止成长的人才会有严重的年龄焦虑”。

她原本就有这么自由坚韧的心性吗?

不,曾经她也只是一个,会因为别人嘴里的闲言碎语就焦虑、逃避的女孩。

也正因为不是生而坚强,这份突破人生的勇气才显得尤其珍贵,才会让我们感受到格外鼓舞人心的力量。

这两年网络上特别流行一个词,叫“重启人生”。

相关的案例看过很多:有人25岁辞掉好不容易找到的工作去做自媒体,有人38岁离婚去留学,有人40岁大厂离职考研......

说实话,虽然很励志,但我不太能认同。

对于现实里的普通人而言,就算有一键重启的魄力和能力,又有多少人能撒手现在的生活完全不管不顾呢?

即便是张静初,有钱有闲有名声,也花了十几年才把自己活成了自己想成为的样子。

“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”,是一个美好的夙愿,也是一道很难的课题。

对于很多人来说,它不是一个可以一蹴而就的决定。

但话说回来,理想是遥远的,但也不是完全不能企及的。

张静初发过一个视频聊过她写作业的话题,看完后我颇有感触,很想分享给你们:

关于为什么她能不嫌枯燥地学习那么久时间,她说,

一定要知道自己为什么想学习

因为我可以学到(以后当导演)实际拍摄的东西,我也是有重点(目的)地在安排我的时间和功课”。

保持学习的能力很重要

因为当你真正打开那扇门的时候,你会发现人生很多东西都能在学习里找到答案”。

有人说她凹好学人设学霸人设,她说,

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”。

“就是要给自己找一个人设,设想出一个最美好的自己,比如我是一个好学的勤奋的热爱生活的人,

按照这个人设告诉自己‘我已经就是这样一个人’,注意不是‘我想成为这样的人’,

然后你就会发现自己能够大胆地去践行它,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”。

她聊的是学习。但其实同理可以放到很多事情上来。

人生虽然很难一键重启,但完全可以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,徐徐图之。

说不定在未来的某一刻你会突然发现,自己已经到达了曾以为遥不可及的那个地方。

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带给你一些启发和力量。

相信,属于我们自己的热烈,虽迟,但到。